行業新聞TRADE
積極應對低碳經濟條件下的新挑戰
2015-06-29 09:49:06|點擊次數:


低碳經濟時代的世界格局和國際利益調整使中國面臨着新的挑戰。我們必須積極應對,将挑戰轉化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機遇,轉化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中國所面臨的低碳經濟條件下的全球性新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碳規則挑戰。目前,發達國家正試圖通過碳關稅和碳足迹、食物運送裡程、二氧化

碳可視化制度等有關技術規則和标準來引導貿易規則的演化。特别是一些發達國家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變相設置綠色貿易壁壘,以應對氣候變化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碳關稅及有關貿易規則和标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某些發達國家削弱發展中國家制造業出口競争力,遏制新興國家崛起的武器。一旦歐、美等國家聯合對中國征收碳減稅并實施有關低碳經濟标準,将使中國既承擔減排的責任,又使出口企業遭遇困難和被動局面,中國的貿易環境和貿易條件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因此,要密切關注美國等發達國家利用氣候變化的名義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動向,并積極研究對策。

二是碳交易挑戰。《京都議定書》引入的由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基于環保所作的清潔發展機制(CDM),已經在全球形成了"碳交易市場"。據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秘書處統計,截至2009年9月20日,全球已注冊的CDM項目1822個,其中中國獲得的項目632個,占34.7%,每年獲得的資金在10億美元以上。表面上看,中國似乎沒有損失,得到了資金和技術,失去的不過是一些無形的"碳排放額度",可長遠看,存在的隐憂與風險不可忽視。一方面,就像鐵礦石等資源市場的扭曲一樣,在新興的國際碳交易市場上,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同樣沒有定價權,議價能力較弱,信息與能力不對稱,我國提供的核證碳減排量,被發達國家以低價購買後,通過其金融機構對我低端碳交易産品進行包裝再開發為高價的金融産品、衍生産品及擔保産品進行交易,從而像加工貿易那樣賺取中國資本的"剪刀差"利潤;另一方面,當CDM市場達到一定規模後,中國被迫接受強制減排義務不可避免。也就是說,在我國未完成工業化、實現消除貧困人口時,将被迫提前進入"買碳"行列,中國将從"碳排放"額度的"淨賣方"變成"淨買方",那時的價格與今天相比将不可同日而語,亦即将為今天的"賣碳"行為背上沉重的包袱。

三是碳金融挑戰。二氧化碳排放配額衍生為可交易的金融産品,使得這種"排放權"與債券、股票一樣自由挂牌和轉讓,并可以在銀行低押貸款,最終成為争奪基礎貨币的組成部分。碳金融交易的計價結算貨币綁定權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貨币職能,将對打破單邊美元霸權,促使國際貨币格局多元化産生影響。但目前中國還沒有碳掉期交易、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各種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産品,以及科學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這使得我們将面臨全球碳金融及其定價權缺失帶來的嚴峻挑戰。

四是碳技術挑戰。歐、美、日等國家,已有十幾年、幾十年的低碳經濟産業布局和技術積澱。而我國綠色産業還剛剛起步,缺乏核心技術的前期積累。CDM為我國引入了一個以"碳排放換技術"的引進機制,這種機制便于發達國家向我國輸入環保、節能技術。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們不大力發展自主技術,就可能受制于人,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

應對低碳經濟新挑戰,就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國家競争力的高度出發,統籌國際國内兩個大局,重點從規則制定、構建稅制體系、建立碳金融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着手,邁出切實的步伐。一是積極參與低碳經濟國際談判和國際規則制定。中國要作為重要的一方參與制定低碳經濟運行規則,既要承擔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曆史責任,又不能讓低碳經濟變成發達國家打壓中國經濟的籌碼,積極影響新的經濟秩序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同時積極鼓勵和扶持企業參與新一輪全球行業标準的制訂,包括行業能耗标準、行業碳排放标準、有關低碳産品和技術認定等,為國内企業轉型争取主動。

二是着手構建低碳經濟稅制體系。要建立起一套以碳稅、燃油稅等組成的低碳經濟稅制體系。一方面,碳稅是符合WTO規則的,但雙重征稅是違反WTO原則的,開征碳稅,将外國想征收的稅費由國内征收,稅收資金可以用于資源補償、生态環境保護和減排。另一方面,低碳經濟稅制體系有助于國内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于環境質量的改善。并且,通過稅收結構調整,在征收碳稅等稅種的同時降低企業所得稅等其他稅收負擔,這樣企業的成本并沒有提高,但加大了減排力度。

三是加快建立碳金融體系。要借鑒國際經驗,加強碳金融國際合作,加快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碳金融衍生工具創新步伐,包括碳掉期交易、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改變中國在全球碳市場價值鍊中的低端位置。同時,要抓住曆史機遇,努力促使人民币與碳排放權綁定,推進碳交易人民币計價的國際化進程,提升人民币在國際貨币體系中的地位。

四是着力提升低碳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國家要抓住自主創新這一核心,加大低碳技術研發投入和支持力度,設立專項創新基金,加強産學研合作,集中優勢科技力量,站在國際技術前沿,統一制定技術攻關計劃,支持培育重大自主創新的技術和應用,力争在低碳領域核心技術和尖端工藝等方面取得領先優勢。

文章來自:http://www.ytebara.com.cn/index.php?catid=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