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TRADE
減碳,中國一直在行動
2015-06-29 09:50:35|點擊次數:


發展低碳經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已經把低碳經濟納入總體發展戰略,并一直為實現控制溫室氣體的自主行動目标,為可持續發展進行着不懈的努力。

2003年,英國政府發布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經濟"。從那時起,"碳足迹"、"低碳技術"、"低碳生活方式"、"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中國的高層領導和專家學者對低碳經濟的關注程度也與日俱增。

時值歲末,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閉幕,結合我國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的自主行動目标,中國人對如何走"低碳"之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煤炭占能源消費的70%,中國減碳成果來之不易

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于傳統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燃燒,低碳經濟的本質就是降低以二氧化碳為主體的溫室氣體排放。

中國能源生産和消費總量構成中,煤炭始終占到70%左右的比重,而發電是煤炭消費的主要流向。許多人擔憂,在這樣的國情下,中國如何減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緻力于提高煤炭發電的能效和潔淨化水平"--這一判斷并非出自個人之口,而是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2009年發布的《煤炭可持續利用與污染控制政策》報告中的表述。

一組數據支持着這一判斷:到2008年底,中國電力裝機容量達到7.92億千瓦,其中煤電6億千瓦。煤電中3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機組已占50%以上。通過上大壓小,中國火力發電提高了平均效率,2008年每千瓦時供電煤耗已降到349克标準煤,低于美國和德國2005年的水平。

報告還提到,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5407萬千瓦,已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規劃關閉5000萬千瓦的任務。

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快速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進程,都決定了中國在煤炭消費領域的"低碳"實踐不可能一步登天,能做到這樣已經相當不易。

這一不易,也使我們在提高煤炭利用能效和潔淨水平的同時,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水電、核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2008年底我國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達到了9%,水電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風電裝機容量居世界第四位。這是中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大成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積極貢獻。

提前實現2010年森林覆蓋率目标,森林碳彙功不可沒

人們注意到,國家領導人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到大力增加森林碳彙,争取到2020年我國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

專家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應該"兩條腿走路",一是工業、建築、交通減排,二是森林碳彙。森林碳彙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與工業直接減排相比,森林碳彙雖然是間接減排,但它的固碳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較強。每公頃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0-40噸,釋放氧氣15-20噸。

今年11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全國森林面積已達19545.2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0.36%。在2007年APEC會議上,中國對世界承諾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20%。如今這一承諾已提前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清查與上次清查間隔5年。在此期間,我國森林面積淨增2054.30萬公頃,森林蓄積淨增11.23億立方米,全國森林覆蓋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的2.15個百分點看似微不足道,考慮一下我國每年有巨大的木材需求、森林采伐不可避免、造林存活率有待提高的實際,就可掂出它的分量。

1980年至2005年的25年間,中國通過持續不斷地植樹造林、森林經營和控制毀林、淨吸收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累計51.1億噸。

低碳城市的實踐方興未艾,公衆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成為首批入選試點城市。此後,"低碳城市"的名片越來越受青睐,珠海、杭州、貴陽、吉林、南昌等多個城市提出建設低碳城市的構想。

正在緊鑼密鼓籌辦世博會的上海,以世博園為載體實踐"低碳世博"的理念。世博園集成風電、光電、光熱、地源熱、江水源熱等各種清潔能源技術;大規模集中使用半導體照明,園内交通通過應用超級電容車、燃料電池車等,實現園區交通車輛零排放。

低碳城市的美好願景,決定了它不是哪個領導的一廂情願。誰不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天藍水清、幹淨整潔、綠樹成蔭呢?節水、節電、節紙,少産生垃圾,舊物利用,多用購物袋,倡導步行、騎車,多乘公交少開車等等節能環保生活方式,"從點滴做起,不怕改變,就怕不變",在社區、在學校、在企業、在機關,在中華大地得到越來越多響亮的回應。

文章來自:http://www.ytebara.com.cn/index.php?catid=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