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TRADE
開啟低碳經濟時代
2015-06-29 09:47:19|點擊次數:

■中國信息報

無論是聚焦低碳經濟的全國政協"一号提案",還是兩會讨論中代表委員熱議的"低碳"話題,以及與濮存昕委員一同報到的那輛自行車……"低碳經濟"的熱度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體現得淋漓盡緻。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産業體系和消費模式,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展。這既是兌現我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的鄭重承諾,又是我國建設生态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低碳風吹遍兩會

"石頭紙"、"環保袋"、"公交出行"、"網絡會面"……今年兩會期間,低碳不僅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一些代表委員還用實際行動踐行着低碳理念。他們認為,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低碳不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職責,更需要廣大民衆積極參與,要在全社會倡導低碳生活方式。

據相關媒體粗略統計,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交的與"低碳"有關的議案及提案占總量的10%左右。不止于此,日前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明确提出,要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這是調整結構和産業升級的主攻方向。要大力開展以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的企業技術改造,積極發展以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為重點的新興産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僅在中央,地方各級政府在兩會期間也表現出了對低碳經濟的關注。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不久前表示,廣東将采取專門措施發展低碳經濟。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發改委主任姚木也表示,"江西要利用經濟結構調整契機和環保産業标準,倒逼鋼鐵企業整合,集中建立優質鋼鐵基地。我們還将在鄱陽湖區發展航空、生物質能源、太陽能、醫藥等十大新興産業。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市長張晶川認為,低碳經濟将成為我國各級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首選和重要抓手。

據悉,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已經表示,目前正在起草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将對低碳經濟概念進行界定,規劃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制定低碳經濟的"國家方案"和行動路線圖,建立低碳經濟統計評價指标。

經濟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

我國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國,氣候變化問題可能很快成為制約我國發展的最大國際約束。發展低碳經濟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将是我國今後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就此,我國政府已經對全世界作出承諾: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量減少20%;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15%左右。

為實現這一目标,我國已經在多方展開努力,如大力發展新能源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表示,低碳經濟說穿了就是能源政策的選擇,即國家用多少能源?選用什麼樣的能源?在能源結構上怎麼安排?而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日前也對外界表示,今年中國将着重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緻力于兌現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作出的承諾。

當前,我國已在多個低碳産品和服務領域取得較快發展,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關行業最為突出。2009年3月,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布綠色富豪榜,在上榜的全球100位綠色巨人中,中國内地占17席;在這17人中,11人從事太陽能産業。此外,我國已有超過150台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在網運行,是采用此種技術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是世界上風力發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國家、世界最大的光伏組件出口國、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産者和消費者,太陽能熱水器占世界總産量的50%和總安裝量的65%,約95%的太陽能熱水器的核心技術為中國公司持有。目前,我國也是國際碳市場的重要一員,已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建立了環境交易所。

不過,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還存在綜合能效低、産業結構不合理、産能過剩等一系列障礙。

目前,我國的綜合能源效率約為33%,比發達國家低近10%。電力、鋼鐵、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8個行業主要産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鋼、水泥、紙和紙闆的單位産品綜合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在我國工業化階段,提高能源效率是減少碳排放最為有效的方式,而且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間非常大。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産業結構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比如,第二産業比重過大,第三産業比重亟須提高;産能過剩這個問題,在目前多個行業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低碳經濟指導産業布局,有利于解決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産能過剩問題。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國人口數量衆多,經濟發展、消除貧困、保障民生的任務極為繁重,人均GDP需要保持持續的增長,而且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炭所占比重遠遠超過石油、天然氣等相對潔淨的能源,其溫室氣體排放的強度控制的難度大,加上我國能源技術相對較為落後,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實施技術改造和産業轉型升級的難度也比較大。對于我國而言,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着相當大的挑戰。

低碳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

針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問題,兩會期間也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财經大學教授賀強在提案中就指出,國家立法部門盡快健全與碳排放相關的法律法規,使環保部門在執法時有法可依,同時提高碳排放源的監測水平,加強碳排放量的監管水平并加大對超額碳排放的懲罰力度,做到執法必嚴;并且應該建立"低碳評估體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況與各級政府政績相挂鈎,成為今後10年考核各地經濟工作的關鍵指标。

九三學社則在其《關于推廣低碳生活提升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建議》(今年政協一号提案)中指出,應将低碳發展道路确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并将低碳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将中國特色低碳發展道路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列入"十二五"規劃的同時考慮更長遠規劃,重新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産業發展布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台盟中央的提案(今年政協二号提案)中給出了具體建議:重點實施大氣污染治理、城鄉安全飲水、新型能源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和生态環境建設"四大民心工程";優化能源結構,鼓勵采用低碳能源,如地源、空氣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能;加快建立節能型産業體系等等。

此外,台盟中央還提出,應盡快建立與低碳經濟相适應的碳金融制度,打造包括銀行貸款、直接投融資、碳指标交易、碳期權期貨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組合而成的碳金融體系,以改變我國在全球碳市場價值鍊中的低端位置,獲取國家戰略權益。

九三學社還在建議中特别指出,政府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消費體,"政府部門應當重視節能,率先垂範,建設低碳型政府。政府采購帶頭向低碳排放産品傾斜,限制高碳排放産品進入政府采購目錄"。

毫無疑問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成了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可以預見,與低碳相關的産業未來将呈發展态勢,低碳經濟産業也将成為投資者熱衷的領域。

文章來自:http://www.ytebara.com.cn/index.php?catid=658/